自立冬后,就到了安溪縣藍田鄉淮山采收時節。在朝天山山腳下的黃柏村,記者看到,村民們正熱火朝天忙著采挖淮山,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
據悉,黃柏村淮山種植已有數十年的歷史,純天然的種植方式、朝天山森林腐殖質豐富的土壤、優越的特殊氣候環境,造就了黃柏淮山肉色乳白細嫩、口感清香松脆的特點,相比市面上其他同類產品,更具備長煮不化、越煮越甜等特色,蒸、煮、燉、炸、炒、燙火鍋等均美味可口。
“2016年,村里成立藍田鄉朝天山淮山種植合作社,現有社員100多人,合作社通過引導村民挑選優質的淮山種薯種植、整合土地連片種植、組織種植大戶外出學習考察、舉辦培訓班等措施,提高本地淮山的產量和質量,增加種植戶收入。”該合作社負責人顏清文說,今年,合作社采取淮山精加工的方式,去皮洗凈真空包裝,延長保質期,雖然價格比普通的淮山要貴一點,但省去了洗、切等環節,拿回家就可以直接下鍋,這樣的半成品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,熱銷福州、廈門、深圳等省內外城市。
生態優,產業活。除了淮山種植,該鄉其他村莊還發展漁業等特色養殖。“長年不斷的山間溪水和高覆蓋率的森林植被,使得藍田水庫的水質格外純凈。”從1996年就開始從事養魚工作的吳益生,近年來一直在藍田水庫從事漁業養殖。他說,水庫里放養的魚類有幾十種,自己每天需要在山間林地里尋找魚草,用天然的飼料來喂魚。如今,放養的魚類肉質肥美,頗受消費者的喜愛。每逢周末,許多釣魚愛好者總會來到水庫的漁排上,享受垂釣休閑的樂趣。
藍田鄉鄉長黃炯鎮介紹,幾年來,藍田鄉黨委、政府高度重視特色種養工作,主要領導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調研,引導廣大村民規?;N植,改進存儲方式和包裝外觀,走綠色化、優質化和品牌化道路,有效帶動村財村民增收,助力鄉村振興。目前全鄉淮山種植面積達400余畝,畝產可達2000-3000斤,總產值預計可達1000萬元。
黃炯鎮表示,下一步,該鄉將擴大淮山的種植規模,進一步整合品牌,創研新產品,并做好與客商之間的產銷對接,尋求與超市、飯店、團膳企業等客商的長期合作,并積極開拓互聯網銷售渠道,穩步打開各級市場;著力壯大竹子、養魚等特色產業,發展鄉村旅游,從而帶動游樂購,鼓起村民“錢袋子”。(記者 章桂林 通訊員 顏翔龍)